如何做到"至诚"?请众贤德指教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3 14:23:44
<中庸>阐述了"至诚"之理.印光大师的文钞中也提到了要"至诚"念佛?请问,如何做到"至诚"?实在是业重慧浅,很难得体"至诚"的信念!而修净土以"信愿行"为先,需有"至诚"之心.我发现自己修行时很容易产生退惰之心,担心长此以往,念佛念经会流于形式,变成敷衍.所以来请教各位,如何才能做到"至诚"?从哪里着手.谢谢!

首先要有一颗至诚的心。

木绎,
追问一句,如何修善根福德?

没有一点怀疑,就是至诚。。

如果想,念佛究竟灵不灵,之类的事情,就不是至诚了。。

心里干干净净一个妄念都没有,这个心就是至诚心,至诚心就是真心。

诚这个字怎么讲法?曾国藩在《求阙斋笔记》里面,给诚下了定义,“一念不生谓之诚”。

至诚心难于一下做到,可以从基础开始做起。
像弟子规,感应篇,十善业道经。有了扎实的基础以后,你应该可以对诚有一点感受了。这东西不好用语言来说的。
你看印光大师的书,非常注重基础--敦伦尽分,

念佛,念佛功夫不能成片,妄想分别执着不断,往生没有把握。想到这些地方,说个惭愧没用,无济于事。再往下想,将来的果报毛骨悚然,这怎么得了!这都是业力现前。

学佛不能没有善根,不能没有福德,还要加上缘分,《弥陀经》上讲得很好,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”。善根福德因缘我们统统都有.

想到世尊当年,他们的生活状况,弘法相当的困难,就是为我们能真正了悟佛法,比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增无减。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,释迦牟尼佛在世当时,当时这个知见,不同的知见,九十六种外道,很容易把你信心破坏了。现在不止,我们也可以称外道,为什么称外道?外道不是毁谤人的,外道是心外求法,谓之外道。佛法是向心内求的。

人身难得今已得,佛法难闻今已闻;此身不向今生度,再待何时度此身

用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,菩提心与佛菩萨感应。
阿弥陀佛 祝师兄修学无碍,智慧如海!

深 心

二者深心,即是真实信心,
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,善根薄少,
流转三界,不出火宅。

我们自身是什么样的状况呢?是烦恼凡夫,无有善根,不能够出离三界火宅。

首先要相信自己没有能力,不是相信自己有能力。「我会诵经、会持咒、会拜忏、会朝山、会打坐……」你有本事,如果是那样,你与净土法门的缘份就比较弱一些。学净土法门,首先把自己放低 —— 不是放低,你本来就是这样子,那么